无限极:“借力”思维引导开放式创新沐鸣2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无限极:“借力”思维引导开放式创新沐鸣2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为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成员,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从事中草药健康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大型港资企业。公司以“无限极”为核心品牌,目前已成功研发生产出5大系列、6大品牌、116款产品,并已在中国内地设立36家分公司、28家服务中心,拥有近5000家专卖店。2014年,无限极品牌价值达368.89亿元,位列中国品牌500强的第46位。
 
       无限极致力于为大众提供高品质的中草药健康产品,沐鸣2登录非常注重产品创新与研发。每年投入过亿元用于产品研发与技术提升,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及北京工商大学等多家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知名学府紧密合作,已拥有179项自主科研技术及核心知识产权,在复合多糖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开放式创新的道路上无限极也走在行业前列,近几年多次去一些开放式创新运行较好的公司考察学习,如宝洁和海尔等。无限极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适合自己的开放式创新体系,无限极为什么选择开放式创新,目前又取得了哪些成绩?本刊就此采访了无限极日化产品线研发总监唐健先生,希望能为其他想要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公司提供一些参考。【以下内容在采访基础上略有删改。】
 
 
 
《创新与研发》:之前有了解到无限极在建立之初的第一款产品是采用由李董出资,一位中草药专家提供配方的方式来完成的。这种模式很符合现在常谈到的开放式创新,无限极在这方面的超前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呢?
 
 
 
无限极:其实当时在做这款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开放式创新这样一个概念,只是从无限极建立之初就一直比较强调“借力”思维,能借助外部资源来完成的,就尽量不要自己做。当时就是李董和第一军医大学的校长,他们觉得健康养生领域值得去做,就达成协议来做中草药健康这一行业。所以军医大提供产品,我们出资。当时并没有意识去走开放式创新这条路,它是自然而然的一个合作过程。
 
       无限极成立这么多年,在过去没有系统梳理开放式创新体系之前,我们也没有特别往开放式创新方向去走,都是零零散散的。在项目整体合作方面,沐鸣2注册有好的项目时我们也会去和外部资源进行合作,这些是比较自发的一个过程,没有很系统。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在上市的有几十款产品都是用这样项目整体外部借力的方式来解决的。
 
       具体到每一个项目过程之中,局部借力是比较常见的。单个项目中涉及到的配方设计、功效验证、临床实验等各环节,其中的某些环节通常是借力外部资源来完成的。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特别超前的开放创新意识,只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借力”思维很符合开放式创新模式。
 
 
 
 
 
《创新与研发》:那无限极是怎样形成开放式创新的意识,然后想要把其系统化的呢?
 
 
 
无限极:我们真正全面意识到开放式创新是在2011年,当时联合开发这样的理念出来之后,各行各业都在谈开放式创新,我们去宝洁考察学习之后,发现这种模式很好,就也尝试着来建立这样一套体系。那时候不系统,也没有很好的方法,我们就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有合适的资源就找回来,自己摸索。那时我们同一个产品线研发分两部分,一部分来做开放式创新,另一部分自主研发。分开做了两年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就又合并了。
 
       后来我们就成立了研发管理咨询项目专门来研究什么叫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应该怎么做,也去外面交流了很多开放式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包括海尔的HOPE平台等。逐步地有一定基础后我们才开始创建自己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创新与研发》:和外部企业交流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收获?
 
 
 
无限极:收获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意识到国内目前开放式创新还不是太成熟,大家都还处于探索之中,这其实给各行业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越早意识到开放式创新的优势并去实践的企业,越有可能成为行业新的领头羊;第二个是意识到大家都对开放式创新很有热情,热情的出发点是因为开放式创新体系可以让企业有更少的投入、更多的产出;以更低的风险就可以获得外部的产品或技术资源,包括用户资源等。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的追求大家都是一致的,但用什么方法来达成这个追求,大家都还没有特别好的模式。各行各业的模式也不一样,所以大家都还在探索。
 
 
 
 
 
《创新与研发》:那无限极目前在开放式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无限极:我们计划做一个开放式创新的平台。首先我们做了一些线上和线下的布局。线下我们会主动发出需求,请我们的供应商和合作机构来提供解决方案,他们有好的产品和技术时会主动推荐给我们,而且定期我们会有和供应商高层的产品方面的互动,他们会专门针对无限极做一些产品方面的构思来给我们推荐;线上方面我们日化产品线希望今年可以实现“请进来,走出去”这样一个模式。现在我们也开始了线上平台前期的设计工作,内部在进行测试评估,做专利、法规、质量、技术、供应方面的一些保证,今年应该可以实现线上发布需求并回收方案。
 
       现在我们的重点是整体的开放式平台的顶层设计,我们找了咨询公司来一起做,顶层设计确定之后再针对每一模块进行细化工作。前期的规划还是着重解决内部的需求,真正地去做开放式创新首先要保证这个平台本身要有价值,要获得认可。所以要先找准平台的角色和价值,确保能够满足内部需求,获得公司的支持,然后才能再向下一步发展。
 
       另外一点是在人才培养这方面我们越来越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开放式创新对研发人员的要求更高,研发人员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懂得判断技术和市场是否能结合得好、产品能否引起好的市场反响,更要学会对外沟通、资源整合等。所以一方面我们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会侧重于寻找这类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引导内部有能力、有兴趣的员工进行转型。
 
 
 
《创新与研发》:说到开放创新中的人才问题,有一个现象叫“非我发明症”,是指在创新中团队拒绝使用外部的技术发明。很多研发人员应该也有这种心态,喜欢自己钻研,或者觉得自己没研究出来而从外部却能找到,很受打击。但开放式创新不可避免会使用到外部的资源和技术,无限极内部的研发人员会不会也有这种抵触心态,他们对开放式创新认不认同呢?
 
 
 
无限极:这种局部的情况肯定会有,比如某一个项目,我们的研发人员自己做的没外部做得好,也没外部力量快,那这个项目由他来主导的话肯定会有些抵触。但我们本身是一直倡导“借力”这个概念的,就是希望一个项目来了,先不要着急自己去做,要先想想外面有没有资源来做这个项目,我们希望工程师和研发人员都有这样的心态。现在做开发和过去不一样了,如今信息分享得很快,全部自己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工程师也要去学会整合资源,否则研发人员也很难做下去,别人整合资源能同时做三五个项目,自己去做只能做一个,这样研发人员的价值就变低了。所以虽然研发人员转变思维模式会有些困难,但是必须得这么做,不然在无限极就很难有竞争力。
 
       对开放式创新模式,我们的研发人员还是比较认同的,毕竟开放式创新的优势大家还是能看得清楚的。只是具体到做法上,他们怎么去融入,可能还需要探索。
 
 
 
 
 
《创新与研发》:无限极对未来的开放式创新有怎样的设想呢?
 
 
 
无限极:未来是想建成健康产业里领先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平台一方面要能够将行业中好的资源、解决方案等进行整合,建立方便查询的资源库,帮助用户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对接和合作;另一方面要能够收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测试反馈,因为健康养生类的中草药产品,用户需求都比较个性化,它不像其他标准化产品有一个细化的指标。每个人的肤质、身体状况都不一样,需求也会各不相同;此外产品效果测试这一块也非常重要,需要收集的数据量也很庞大,而目前健康产业中还没有特别好的开放式平台能够直接地去收集到用户的反馈声音。用户调研和反馈当然也可以找一些专业的调研机构来做,但是这个过程中无法保证调研的真实性和样本的代表性。而如果能够通过平台直接去获取用户意见,结果就会相对真实许多。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构建健康产业中的大型开放式创新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平台解决无限极内部的需求问题,帮助无限极更快更好地研发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提供创新方面的服务,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相关文章!
  • grgtr 我们研究了7个独角兽企业,3个估值超百亿美元,
    - 阅148

    ,美国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曾说:“实际的风险投资回报是符合幂律分布的。”更准确地说,这是符合长尾分布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投资回报也同样适用于...

  • grgtr 针对iPhone 8的爆料就是悬在苹果头顶的达摩克利斯
    - 阅153

    ,2017 年的 iPhone 爆料,比往年来得都更猛一些。,作为 10 周年的 iPhone 新作,2017 年秋季即将发布的新款 iPhone 备受期待,但在对苹果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 iPhone 8(就先叫这个名...

  • grgtr 移动支付之争_沐鸣2商业管理时讯,沐鸣2官网
    - 阅200

    ,在2010年前后,移动支付还是个新鲜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移动运营商已开始业务的部署,当时支付宝、财付通(微信还只是一个社交工具)只是第三方支付的业务代表。而时过境迁...

  • grgtr Gucci再关一店,为何会有持续三年的奢侈品关店风
    - 阅187

    ,过去迅速崛起、繁荣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曾让诸多大牌疯狂地扩张门店数量,甚至出现过同一品牌在一条长街上开出三家门店。然而,受业绩影响,在这近三年时间中,奢侈品在内地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