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平台待遇黄河是母亲河,但也是流动的太平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不论你是住在东北牡丹江畔,还是生长于珠江流域,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中,黄河才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就算你从来没有见过黄河长啥样,也一定听过《龙的传人》这首歌里唱:“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这条汹涌澎湃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却从来都不是“良母”,历史上的不断改道和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即便是在今天,黄河上仍旧有大量浮尸存在。
根据媒体报道,沐鸣2平台待遇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仅黄河兰州段的回水湾中,就飘荡着至少一万名浮尸,而这一数字仍在以每年200-300具的规模增加。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水葬的习惯外,还有许多自杀、失足而来的尸体。
2010年7月7日,沐鸣2平台几年了?黄河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上河坪村段,峡谷下面的常年拴着尸体 / 视觉中国
从“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到今天的黄河浮尸,黄河在千百年间一直都是个流动的太平间。
黄河自古多洪灾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洪水并不一定会造成洪灾,尤其是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水系附近即便发生了洪水,也不会有多大的伤亡和损失。
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斗争历史,有和谐共处,也有剑拔弩张。随着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和不断膨胀的人口遇到洪水时,无意外的会发展为洪灾。
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在1946年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泛滥多达1593次,平均每三年就要决口两次,大改道26次,而每一次的决口和改道背后都是数以万计的生灵涂炭。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洪泛频率 / 数据来自《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泛洪与河道变迁》
两汉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沐鸣2所谓繁荣期必定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
以“善淤”著称的黄河在彼时还不叫“黄河”,而是被称作“大河”。黄河大量含沙其实是从唐朝开始的,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内黄土高原都以半农半牧业为主,仅在秦始皇和西汉时期有过大规模的开垦行动。
西汉政权稳定之后,整个社会百废待兴,势必要大兴土木。而除去气候变化的因素,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推广应用不仅改变了曾经畜牧射猎的生产方式,还对水利灌溉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对黄河水系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让黄河流域成为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但同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洪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也越来越大。
清朝毕沅所绘的汉长乐未央宫图,规模宏大 / Wikipedia
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恒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时黄河曾发大水,“漂害人庶数十万户”。
为了解决水患问题,在积攒了前朝经验的基础上,东汉鼎盛时期的王景曾对黄河河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治理,不仅稳固了河堤,还扩大了河床行洪的能力。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后的八百年内黄河都处于“安流”的状态,少有大型水灾发生。
然而从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来看,黄河流域一直处在衰落-战乱-重建-繁荣-衰落的循环中,每一轮新的繁荣对大自然而言都是新一轮的灾难。在汉文化的农耕文明越来越向南转移的时候,积攒了几百年的泥沙也终逐渐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
到了明清时期,黄河更加频繁的发生决口和改道现象。由于统计方法不同,各文献中关于黄河决口和改道的数据也不一致。
根据《明清治河概论》的说法,仅在明朝存在的277年内,黄河决口和改道的次数就达到了惊人的456次,平均七个月就会发生一次。而据《中国水利史》的统计,明代黄河决口301次,漫溢138次,迁徙15次。